将爆款话题“吃干挖净”!看#苏炳添vs刘长春#如何出圈
▲8月8日,日本东京新国立竞技场,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举行。图为闭幕式现场的圣火。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
伴随着闭幕式上火炬塔中的圣火徐徐熄灭,历时17天的东京奥运会落下帷幕,中新网奥运报道工作也即将告一段落。从中国代表团成立、“双旗手”官宣,到苏炳添高擎国旗出现在闭幕式现场,将近一个月时间里,报道组同仁在兢兢业业、任劳任怨工作的同时,更可贵地做到“脑洞24小时开机”,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尝试,收获颇丰。
由于社交媒体的发展成熟,里约奥运会曾被誉为“人性最为闪光”的一届。五年过去,随着国内社交舆论场的进一步发展,在社交媒体端口反响如何,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届奥运会报道工作的成败。
▲中新网东京奥运主标签#微观奥运会#阅读量达到惊人的19.2亿。
本届奥运报道,中新网战绩亮眼,微博主标签#微观奥运会#阅读量达到19.2亿,创中新网战役报道数据之最。数十条微信阅读量和微博转评赞突破10万+,并生产出多条“爆款”产品。
其中微信稿《苏炳添创造历史!中国再也不是1932年的中国!》以苏炳添百米获得突破为契机,延伸对比1932年刘长春参加奥运会时积贫积弱的旧中国,凸显今日中国强盛给运动员带来的信心和力量,阅读量短时间突破10万,4条相关微博互动超58万,话题登热搜榜前十,其中话题#2021苏炳添vs1932刘长春#阅读数超3.1亿,讨论5.5万。
▲10万+的爆款,就是这样产生的。
“爆款”的产生来源于主动作为、寻求突破的策划意识,和长期互联网工作积累的敏锐“网感”。稿件主创王珊珊拥有十余年网络社区、社交媒体工作经验,赵晓倩也是资深互联网媒体从业者。她们认为,爆款固然需要灵光乍现的神来之笔,但更要建立在对舆情的全面把握和准确判断的基础之上。
“中国代表团成绩出色,微博舆论场上爱国氛围浓厚。但赛场之上、竞技之外的细节更能‘戳心’,引发网友共鸣。比如强大的中国队善良而温柔地对待弱队斯里兰卡,就让我在感动之余突然想到,中国也曾有非常弱的时候,就比如1932年刘长春第一次出征奥运时。”王珊珊说。
▲北京时间8月1日晚,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,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.98秒的成绩获得第六名,作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,他再次创造了历史。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
于是中新网社交媒体团队快速搜集资料,并结合之前经常出现的“这盛世如你所愿”,于7月29日发布了第一条相关微博:【#这奥运赛场如刘长春所愿吧#!❤】稿件发出后网友反响热烈,很多网友不约而同表示:破防,泪奔。
当晚,中新网结合每晚的互动栏目#夜猫子时间#,发布了第二条微博,互动效果仍然非常好,网友反馈积极。王珊珊、赵晓倩判断出这一潜在的舆情爆点后,立即加班加点,结合之前微博的内容,提前策划微信稿件,等待合适的时机刊发。
▲#2021苏炳添vs1932刘长春#标签阅读量达到3.1亿。
两天后的8月1日,时机来到了。当晚,苏炳添跑出破亚洲纪录的好成绩,创造历史闯入奥运百米决赛,震动了整个中国互联网。中新网在两天前准备好的微信稿中,增加了快讯内容,及时发布占据先机,一举产生“爆款”效应,在较短时间之内阅读数就超过了10万。
主创团队并没有就此满足,而是继续努力开动脑筋,把家国情怀和新闻专业主义相结合,将话题“吃干挖净”。很快,王珊珊根据前方记者发回的苏炳添现场照片,与刘长春照片制作对比图,并主持两个话题:#2021苏炳添vs1932刘长春#(阅读3.1亿 讨论5.5万)、#中国再也不是1932年的中国#(阅读1612.2万 讨论3万)。前者迅速登上热搜榜前十的位置,引发广泛讨论。
▲家国情怀和新闻专业主义相结合,最大程度上调动了网民的参与积极性。图为中国标枪选手刘诗颖身披国旗庆祝夺冠。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
在网友评论中,有人提及刘长春至今仍是东北大学的200米纪录保持者,王珊珊又去东北大学微博求证,发布第四条微博【#刘长春仍是东北大学200米纪录保持者#】。这条微博被@东北大学转发互动:“欢迎报考东北大学,来破纪录。”
这就是一条社交媒体的爆款产品,是如何以“组合拳”呈现在广大网友面前的全过程。更可贵的是,由中新网原创的这一话题在社交媒体舆论场引爆了二次传播,各家媒体纷纷跟进报道,后续几日连续刷屏。
▲“苏炳添vs刘长春”主微博转赞评互动惊人。
从中央媒体人民日报微信《这场奔跑,跨越了89年》、中国青年报《从刘长春到苏炳添,跨越89年的中国速度》,到自媒体《中国再也不是1932年前的中国》,都取得10万+的成绩;人民日报、中国日报、环球时报等微博端转载或援引,互动热烈,人民日报翌日发布话题#跨越了89年的两次奔跑#,再次冲上热搜显著位置,可见这一话题深受网友之认可。
在这20多天中,我们将无数赛场内外的瞬间定格成脍炙人口的作品。包括阅读达到4.9亿的原创微博标签#许昕说没给自己一个好的结局#,引领“奥运修正审美”舆论热点的微信策划《这届运动员为何如此好看?美到发光!》,都是中新网“10万+”梯队里的经典之作。
▲“中新风格”与时俱进,在社交媒体舆论场生根发芽。(资料图)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
这是一场“中新风格”的大练兵,在社交媒体更体现得淋漓尽致。中新网秉承着中国立场和人文关怀,深刻剖析网友需求,有的放矢开展策划,以竞技为抓手,把视角纵贯东西、古今,凸显今日中国强盛给运动员带来的信心和力量,勾勒出一幅幅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强、更团结”的传奇画卷,讲好了中国健儿“有血有肉”的动人故事。
而本着立足体育、超越体育、“跳出体育看体育”的思路开展奥运报道,中新网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,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定位,挖掘出了自己的潜能。
作者:卢岩
编辑:王婧
推荐阅读: